在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夕,论坛曾发布一份报告,指出新一波工业革命将创造210万个新工作岗位,主要领域包括电脑工程、数学。但是,710万个工作岗位将消失,其中办公室白领和管理岗位受冲击最大。这意味着未来全球将有500万甚至更多人面临失业。那么中国呢?
2016年中国经济面临“三去一降一补”的结构性改革,即经济运行去杠杆、工业去产能、楼市去库存、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、补供给侧和人力资源短板。此前,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曾撰文指出:从2011年以来,中国经济持续下行,但就业状况无恙。但也许在2016年,中国可能逐渐面临职业难求、薪酬难涨的持续压力。
财经评论员齐俊杰近期的文章中指出:失业潮主要体现在制造业上,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,其他行业主要表现在收入下降,企业生命周期缩短上。所以这是韬光养晦的一年,扛过去、创新是对大家的忠告。转眼16年过去一半了,也确实发现,经济不好!很多厂子、公司都关门倒闭,或者随时歇业,有的制造业工厂,从来都是过年放3天假,初三就开始加班的,但今年听说早早就放假了,一放放到正月十五才上班。不是因为老板傻,而是实在没那么多活可干,老板们显然也不能亏了,这些服装制造业工厂大部分都是底薪很低,开工赚工时,多拿加班费的,所以长时间放假,工人们收入基本被打了对折。不过这还算是不错的,听说有几个厂子,已经裁了几轮员工了。2016真的会有失业潮吗?
2016真的会有失业潮吗?
有的老板说,今年的生意肯定不会好做,客户少了,订单少了。出口生意还不够汇率折腾的,国内做衣服的也基本没什么人要了,而一些做化工的,则受到环保的要求,基本都停产了。至于小钢铁厂,五金厂在去年就已经干不下去了。制造业的寒冬已经来了,这是相当肯定的。 原因主要是三方面:
第一:企业负担太重,实在活不下去了,各种税费加在一起,企业不创造40%的毛利,基本上很难生存。请加微信号:robotinfo 学习工业智能化知识
第二:资金缺乏,银行很难贷款了,即使拿到钱,利率的风险补偿也太高,如果借钱的成本在年化10%,那还不如把厂子关了什么也不干。
第三:用工成本太高,工人现在要价太高,企业如果要转化这部分成本,必须加在商品上,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失去了市场竞争力,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大工厂都迁往了东南亚。
中国制造基本上被成本扼杀。工厂迁走了,工人自然是大比例的失业。有的厂子比如富士康,还大比例增加了机器人,其目的也是提高生产效率,降低人员比重。制造业的就业面临的外部需求减弱,内部成本上升,科技升级的多重压力,未来越来越差的就业形势,将是一个趋势。
有人说了,工人多要点钱有什么不对,不能老是昧着良心,替资本家说话。这个确实不能怪工人,由于房价上涨,工人的生活成本增加。他们也要租房也要吃喝还要养家,所以如果企业主给不到这个收入,他们也是不如回老家,没有人愿意倒贴钱工作的。所以这就是一个僵局,工人要开工,企业就没利润,产品没有价格优势,如果降工资,那么工人宁可不干。双方谈不拢,企业就不干了。而这其中罪魁祸首就是生活成本,生活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租房,可以说包租婆们是扼杀中国制造的直接凶手。
制造业和新经济之外,还有很多传统经济模式,这些员工可能从没想过换工作,也没有太多的失业危险,但他们不得不承担收入降低的痛苦,企业利润下降,加上反腐让之前一些肥的流油的企业,纷纷表姿态,压缩员工收入和福利。
如何应对制造业的失业潮,又如何在工业4.0 的大环境下自处,相信很多领导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。工业4.0和互联网+将服装人推上了风口浪尖,是坚持传统的制造模式还是奋进创新?
马云曾经说过第四次工业革命,革的是人,是脑袋,是思想,当目前所有的产业都依托于互联网而发展,服装制造业又该怎么继续?很多服装人说现在的服装行业里正在进行着一次浩大的洗牌模式,留下的就是最终优秀的,工业4.0带来的不仅仅是失业潮,更多的是机遇,看传统的服装人如何应对,如何见招拆招。工业4.0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
工业4.0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
工业4.0迫使了中国制衣企业的缝制设备更新换代、转型升级,增加了对智能缝制设备的需求。淘汰手工作坊类小企业,给制衣企业生产力带来活力,给缝制设备企业产品带来了市场。
工业4.0迫使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业提速,向国际化标准看齐,技术创新、设备研发显得尤为重要。给缝制机械制造企业带来生机,增强了产品竞争力。
工业4.0迫使民族产业升级换代,淘汰落后产能,国产高精尖的缝制设备不断涌现,中国创造具备知识产权,逐步替代进口设备成为趋势。给民族产业带来转机和加速。
目前智能化工业装备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础,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将制造业升级作为工业4.0的首要任务。美国的“再工业化”风潮、德国的“互联工厂”战略以及日韩等国制造业转型都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回归,而是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、生产模式的创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。通过发达国家战略调整和工业智能化进程,我们看到了世界工业4.0的发展趋势。
无论社会如何变革,都将是不断进步的,工业有1.0、2.0、3.0、4.0,也将有更多次的变革在等待着我们,如何在每一次变革中抓住机遇,首先是勇于学习创新以及接受新鲜事物的态度、思想,传统行业不会被淘汰,只会借助工业4.0这个途径越来越好。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6011746号